雪莲5毛一包的定价13年没涨,良心企业如何坚守?

雪莲5毛一包的定价13年没涨,良心企业怎样坚守?

一、5毛钱的雪莲为何能火遍全网?

最近,“雪莲5毛一包的定价13年没涨”成了热搜话题。在“雪糕刺客”横行的夏天,这款平价冷饮被网友称为“雪糕护卫”,外卖平台销量暴涨199%。为什么5毛钱的雪莲能引发如此大的关注?答案很简单——它代表了消费者对平价、良心产品的渴望。

雪莲的走红并非偶然。有网友爆料某厂家生产环境差,却意外引发“护莲潮”,大家纷纷喊出“雪莲我吃定了”。这种信赖背后,是雪莲27年不变的5毛定价和微薄利润。厂家坦言,一包利润仅5分钱,连涨价都不敢,生怕失去市场。

二、13年不涨价,雪莲为何“不敢”提价?

雪莲的定价为何能坚持13年不涨?山东某冷饮厂负责人道出真相:“卖贵了,客户就选别人了。”雪莲并非某个品牌,而一个品类,全国十几家厂商在生产,竞争激烈到每袋出厂价仅2毛多,利润仅一两分钱。

更无奈的是,整个产业链都在“赔本赚吆喝”。经销商嫌利润低不爱卖,厂家靠搭售其他产品勉强维持。有企业直言:“雪莲就是鸡肋,但为了留住老客户,不得不做。”电商平台上,一包雪莲加上冷链运费后飙到3元,远超线下5毛的售价,消费者直呼“吃不起”。

三、有品类无品牌,雪莲的未来在哪?

雪莲的困境在于“有品类无品牌”。目前市面上“雪莲”商标尚未被任何企业注册,各厂家用不同品牌生产,消费者只认品类不认牌子。这种无序竞争导致行业难以升级,5毛定价也限制了进步空间。

有厂家尝试走出去建分厂,但高昂成本让规划搁浅。专家指出,雪莲若想突围,必须从品牌化入手,提升质量和包装。但难题来了:涨价可能失去忠实用户,不涨价又难以为继,这道题该怎么解?

小编归纳一下:平价雪莲能否守住初心?

雪莲的走红,是消费者对“雪糕刺客”的反击,也是对良心企业的支持。但情怀之外,怎样让5毛钱的雪莲活下去,才是真正的难题。或许,在保持平价的同时,通过品牌化、差异化找到新出路,才是雪莲未来的答案。

你怎么看?你觉得雪莲应该涨价吗?欢迎留言讨论!

版权声明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