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老师转岗高中的无奈现实
“今年不转明年也要转”——这句话道出了山东临沂部分小学老师被迫转岗高中的无奈。随着生源减少,不少小学老师被要求跨学段任教,从熟悉的讲台走向陌生的高中课堂。这些老师虽然持有高中教师资格证,但长期在小学任教的经验,让他们面对高中生时难免感到压力山大。
冯女士就是其中一员。在乡村小学教了三年语文的她,突然被通知要去县里高中任教。更让她措手不及的是,报到第一天就被安排担任班主任。”早上6点上班,晚上11点才能休息”,这样的作息让她无比怀念以前晚上7点就能到家的生活。这种巨大的职业强度转变,正是小学老师被调去教高中后面临的首要挑战。
教学对象变化带来的适应难题
从教40个小朋友到面对50个高中生,看似只是数字的变化,实则意味着完全不同的教学方式。习性了用童趣化语言、活泼互动方式教学的小学老师,突然要应对思考更成熟、难题更深入的高中生,这种转变谈何容易?
冯女士坦言:”虽然持证,但从没在高中上过课。”这种专业自信的缺失,让许多转岗老师开学前就犯愁。学校虽然安排了上岗培训,但师德师风和班级管理的内容,并不能解决具体的教学适应难题。更关键的是,高中课程的聪明深度和广度都远超小学,备课量和专业要求天然水涨船高。
压力之下怎样调整心态
面对重重压力,转岗老师们逐渐形成了”放平心态”的共识。正如冯女士所说:”即使今年不转,明年也可能转。”这种无奈中透露出的坦然,或许是应对现状的最佳策略。
需要关注的是,这些老师并非毫无优势。相比刚毕业的新教师,他们至少拥有丰富的课堂管理经验。学校也领会这种跨学段教学的难度,并未对转岗老师提出过高要求,给予了3年左右的适应期。但难题是:学生和家长能等得起这3年吗?这恐怕是转岗老师们最大的心理负担。
生源变化引发的教师流动已成动向,小学老师被调去教高中的现象可能还会持续。在政策调整和个人适应的双重考验下,这些老师需要的不仅是时刻,还有社会各界的领会与支持。毕竟,教育的关键在于人,而教师的稳定与专业成长,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孩子的未来。